北京画院美术馆开馆二十周年推出“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与“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两大特展展览受到热捧,引发参观热潮一起来看看这两大特展藏着哪些惊喜吧~
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四峰并立,一部从晚明到20世纪的写意史诗珍品星聚,十三家馆藏精品映照三百年笔墨源流。
“三家门下转轮来”出自齐白石反复题咏的一首诗,这不仅是他对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三位前贤炽热而谦卑的礼赞,同时也清晰勾勒出数百年来大写意花鸟画生生不息的轨迹。2025年9月9日,由北京画院、八大山人纪念馆、西泠印社联合主办的“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展览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展览项目”,联合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十余家国内重量级文博单位,历时数年筹备,以齐白石对三家的致敬与师学为轴,展出了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作品70余件套,通过“百代同辉”“萍翁造化”“缶庐铁笔”“青藤雪个”四个单元,梳理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自明清至近现代的磅礴源流与风格演进。
师承之道,是中国绘画传承之命脉。这其中不仅有笔墨技法的授受沿袭,更有精神本源的无形归依。齐白石的绘画广收博取,尤其对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三家心摹手追,他曾多次在诗文中表达敬仰,如“青藤雪个意天开,一代新奇出众才(吴缶庐)。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甚至引郑板桥“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之印自喻,其心可鉴。为直观呈现齐白石的艺术渊源,展览展出了徐渭《杂花图》《竹石水仙图》、八大山人《双鹊大石图》《椿鹿图》、吴昌硕《临八大山人鹿图》《设色梅花》、齐白石《墨牡丹》《红梅图》《石上双鸟》等代表作,以及齐白石临摹八大山人的珍贵画稿。无论是笔墨语言、构图立意,到画中所寓生命情味,三家的滋养早已融入白石笔端,成就其日后纵横捭阖的非凡气象。将四家相近题材但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观众可聆听四家跨越时空的笔墨唱酬,感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艺术轮回与精神共鸣。
齐白石之学,远非止于三家。正如他所说,“像是吃了千千万万人的桑叶”,“又似采了百花的蜜汁”。他取徐渭之放逸而舍其恣肆,学八大之简净而避其孤冷,习吴昌硕之苍厚而弃其生涩。此外,沈周、唐寅、董其昌、石涛、金农、黄慎、李鱓等明清写意名家,亦为他广泛汲取营养的对象。齐白石既怀“恨不生前三百年”为古人磨墨理纸的赤子之诚,亦有“逢人耻听说荆关”而自开门牖的孤行气概,最终熔铸出别具一格的“红花墨叶”面貌。为生动展现齐白石的师承脉络,展览增设了“齐白石的师承谱系与笔墨再生”互动装置,观众可近距离阅读白石老人手稿真迹,品读其对前人的评点,也可以触摸翻转探索其艺术渊源的谱系关系图,直观感受名家之间的影响与共鸣。“红花墨叶”不仅是技法的创新,更是齐白石对平凡万物深切的关怀、对生命本真热烈的礼赞。
诗为画意,印显心境。中国写意画重在抒写心性,追求“诗书画印”的融合贯通。齐白石四艺皆精——其诗真挚朴素,其书凝重拙厚,其印平直刚健,与他笔下明艳的花木、灵动的草虫形神相映、气血相连。为了让观众深入体验写意艺术的完整创作过程,展览设有“诗书画印”打卡盖章区。观众可遵循“绘画—题诗—钤印”的传统步骤,亲手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写意小品”;也可持导览册,按图索骥找散落在展厅中的艺术“彩蛋”。此外,展览还推出写意画知识科普区,借助图文解析、局部放大与多媒体动画,生动展示“一株葡萄的诞生”,揭开大写意创作的技术密码与审美逻辑。更多精彩,静待观众亲临发掘。
从徐渭的泼墨狂写,到齐白石的“红花墨叶”,大写意绘画完成了从性情抒发到生命礼赞的升华。我们诚挚邀请您,泛舟于这条波澜壮阔的艺术长河,看孤帆远影化为千帆竞发,听潮声激荡见证薪火相传。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大师的笔墨盛宴,更是一场关于继承、创造、突破的深刻启示。在齐白石与巨匠的对话中,我们见证的不仅是笔墨的流转,更是一种精神的觉醒——它关乎我们每个人,如何在传统中找到自我,在束缚中破茧成蝶。
展览将持续至12月5日。
部分展览作品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八大山人纪念馆、西泠印社
支持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荣宝斋
展览时间:2025年9月9日至2025年12月5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三、四层展厅
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
四大板块,绘尽艺术清欢
展览以“诗意之情”开篇,展现丰子恺先生以水墨捕捉古典诗意的独特能力。在丰子恺的笔下,万物有灵,草木含情。诗句在墨色间苏醒,也让市井烟火浸润诗意。这不是刻意为之的雅,而是他看世界的眼光——将生活过成了一首淡而有味的诗。
“护生之心”板块则聚焦其人文关怀与生命观。丰子恺的慈悲,是俯身倾听众生的温情。历时多年绘《护生画集》,倡导人们尊重生命、戒除杀心,弘扬仁爱与和平的精神。此外,《护生画集》还记录着他与北京画院首任院长叶恭绰的深挚因缘。
“童真之趣”板块以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儿童生活的纯真瞬间。家的暖意、童年的本真、友情的醇厚,静静流淌于笔端。丰子恺始终以赤子之心看世界——真诚、自由、澄明无染。于是画笔成了镜子,一笔一画,无不体现对生命本真的珍视。
值得一提的是,此板块还将展示丰子恺的家书,纸短情长,字字皆是对子女的叮咛与期许。此外,根据丰子恺的手稿曲谱,现场还原丰子恺的“音乐课”的生动场景,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艺术与生活融合的美妙,以美育润化童真。通过这些珍贵的手稿与文献,我们得以走近丰子恺——他不仅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与艺术家,更是一位将智慧、温情与爱融入日常点滴的父亲。
以“闲逸之韵”作为板块的收尾篇章,传递出丰子恺对平淡生活中闲逸之美的追求。他作画、作文、译书,一生勤勉,却从不为名利所困。笔墨从容,画面清净,这不是疏懒之闲,而是喧嚣后的通透自在,让人于寻常中品悟悠然,心境也随之豁然。
不止于“看”,更在阅读中感悟。
展厅内悉心布置多处“阅读区”,在多元文献展示的基础上,以书籍为媒介搭建深度探索丰子恺的桥梁——我们精选丰子恺的各类重要著述,从满含生活气息的散文集、妙趣横生的漫画集,到情感细腻的随笔、品类丰富的绘画作品集,再到学术严谨的翻译著作、思想深刻的艺术理论及学术研究专著等,多维度打造兼具史料价值与理论深度的阅读空间。在这里,观众能卸下浮躁,静心沉浸于文字之中,透过文本深入解读丰子恺的艺术观念与精神内涵,完成一场从视觉欣赏到思想沉淀的学术体验。
行至展厅尾端,两大互动区静静等候,邀你步入丰子恺的艺术天地。走近“笔底喵踪”互动案前,不妨俯身执笔,画一只灵动的猫——这可是丰子恺笔下的常客,此刻在你手中获得新生;而门口的“观展手账”互动区,更似一本纸上游园,你可将所观展时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一一落笔留存,那些跃然纸上的文字与心绪,将成为专属你的观展印记。
他不是传统的文人画家,也不是西式的漫画家。他是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杰出代表,上海中国画院实至名归的首任院长。同时,他也是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装帧设计家。
五十年前,丰子恺先生悄然远去;五十年后,我们依然在他的笔墨间与之重逢。此次展览,不仅是致敬一位跨越文学、绘画、音乐、翻译等多领域的文化巨匠,更希望通过书画、文献、音视频与互动结合的形式,邀观众不再只是“观看”,而是“走入”那个细腻、温暖而富哲思的艺术世界,于喧嚣中寻回一片“无限清凉”的心灵栖居。
如果你也渴望一片清凉之地,如果你也愿以常心观无常事,那么,这个秋天,请来北京画院。我们等你,一如等待每一个懂得“常”之珍贵的人。
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展览限定专属表情包~欢迎微信扫码免费下载使用,为您的生活增添艺术与乐趣!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
主办单位:北京画院、丰子恺研究会
承办单位:北京画院美术馆
支持单位:首都图书馆
展览时间:2025年9月5日至10月12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北京来源 | 北京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