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仲秋始。9月7日16时51分我们正式迎来白露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正是天气由热转凉的转折点,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开启夏秋的转换,秋天的版图自北向南不断拓展。
壹.
白露三候
我国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白露时节。鸿雁南飞,寻找过冬的乐土;燕子展翅,飞向家的怀抱,百鸟开始贮存干粮以备过冬。
贰.
白露习俗
白露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紧密相关。农谚所谓“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就是指这时农忙的情景。这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比如收清露、饮露茶、品米酒等。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饮露茶
白露节采的茶,名为“白露茶”,香而醇,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品米酒
苏浙一带,人们还有着白露酿酒的习惯。这种酒是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带有一丝甜味,飘溢着米香,被称作“白露米酒”。
叁.
白露养生
秋风起,白露生,一夜凉一夜。此时天气正式转凉,尤其入夜后阵阵秋风吹来,须得添衣保暖,以防受凉。
同时,白露时节,秋燥伤人,需遵循“养气润燥”的养生原则,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梨、银耳、白萝卜等。
肆.
白露出游
秋水 |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少年王勃一句神来之笔“秋水共长天一色”,使秋之水充满了浪漫的色彩,晚霞、孤鹜、渔舟、碧水宛若一幅淡雅宁静的水墨画,诉说着千古不变的柔情。
待骄阳褪去,在晚霞的映衬下踏上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游船船行水中,徐徐落日映衬下的粉红色的天、夜幕降临炫彩灯光下的城市夜景、晚风带来的凉凉秋意,一切都那么醉人心脾,令人流连忘返。
地址: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秋月 | 卢沟晓月
秋夜景色佳,秋月更迷人。白露节气往往在农历八月常涵盖仲秋的月圆之夜,这时气候相对凉爽舒适是一年中难得的良辰美景,玉阶白露伴月明。
此时,秋色、收获与庆月圆、盼团圆的文化共振,成为古代文人墨客钟爱的一大创作题材。
在北京的秋夜赏月定要提及“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乾隆皇帝曾在一个秋日的晚上登上卢沟桥只见涧水如练,西山似黛,天上的皎月和桥的南北两侧水面,各倒映出一个月亮,形成了“一天三月”的奇景。遂提笔写下“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的诗句,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
白露时节不如来一场夜游卢沟桥之行,领略“一天三月”的奇景,说不定在这美景下还可以邂逅特别的月“缘”~
地址:卢沟桥
秋闱 | 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
在古代,“秋闱”属于乡试对于科举士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乡试中了,才有机会“学而优则仕”,趁着秋意渐浓、风光正好周末约上三两好友,到中国古代文化和文人的殿堂——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追忆浓厚的人文气息,感悟往昔秋闱记忆吧。
还可以在国子监的胡同里寻觅文雅与美味,别遗忘了文圣国学书店。这里的书架上陈列着不少,关于老北京文化的书籍,从基础一点的北京旅游攻略和文化地图,再到文化散文类型的《跟着史学家逛北京》书香氛围十足。
地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白露时节,你有什么出游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