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周演出预告(8月18日-24日)

  • 2025-08-18 09:33:00
  • 北京文艺攻略

评剧《步步高升》

中国评剧院

看点

近120年历史的评剧诞生170余年的内联升制鞋技艺两大非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场跨越百年的传奇即将登上舞台原创评剧《步步高升》8月18日-19日天桥剧场首演!

该剧由中国评剧院与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两家非遗单位联袂打造,以老字号“高陞坊”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为轴,通过双时空叙事勾连清代与现代,展现京华老字号在传承中创新前行的精彩故事。

历经两年打磨、剧本多易其稿,汇聚了国内重磅的创作力量,包括一级编剧王新纪、一级导演王晓鹰、一级作曲蓝天等。主创团队深入挖掘双非遗的传统文化内核,力求在评剧艺术与内联升制鞋技艺的交融中,用评剧特有的舞台语汇去呈现内联升的历史长卷,探寻非遗传承的当代路径。

剧情简介

清代匠人孙振廷被东家驱逐后,得官员丁浩注资与任桂英暗助,创立“高陞坊”,并以“官靴救驾”传名。官商倾轧,孙振廷险遭断手之祸,又终借御制龙靴逆天改命。大清朝亡了,朝靴没了销路,高陞坊又以礼服呢千层底布鞋辉煌转身,响誉京华。一百七十年后,现代传人孙玉海(孙振廷七世孙)力推AI生产线革新非遗布鞋工艺,遭非遗传承人、师父李福生激烈反对,却与博物馆学者钱小蕙在挖掘“香鞋秘史”时,揭出二人祖先辈的未了情缘。本剧以“一双香鞋”穿引百年,贯穿公私合营、兵变焚店、国潮转型等历史节点,最终孙玉海与钱小蕙建成中国布鞋博物馆,又以“手工温度与科技效能并存”的理念化解传承危机,更圆满祖辈未竟之缘。“守技艺根脉、创时代新局”,京华老字号在时代的风涛中步履不息,永远前行。

主创简介

▲编剧:王新纪

创作感想: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讲述老字号高陞坊一百七十年的历史沧桑。

王新纪艺术简介:一级编剧。创作与改编的主要作品有:京剧《水龙吟》《圣洁的心灵》《风雨同仁堂》《阎惜姣》《裘盛戒》、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疙瘩屯》《刘巧儿新传》《良宵》、曲剧《茶馆》《四世同堂》《北京人》《正红旗下》《骆驼祥子》《离婚》、河北梆子《村官李天成》《娘心》,昆曲《关汉卿》《百花公主》、黄梅戏《严凤英》《贵妇还乡》、木偶剧《红地球,蓝地球》、话剧《断腕》、戏曲电视剧《春》《蝴蝶梦》《瘦马御史》等。曾获文华奖、曹禺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北京文学艺术奖,电视金鹰奖、飞天奖等各类奖项。

▲导演:王晓鹰

创作感想:历史与当今交错,情义深厚;传统与现代融合,故事传奇。

王晓鹰艺术简介:著名戏剧导演,导演学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导师。主要导演作品:话剧《兰陵王》《伏生》《理查三世》《萨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红色》《基督山伯爵》《简·爱》《一九七七》《大清相国》《苍穹》《逆行》《澜沧水长》《右玉》《海瑞》等;歌剧《边城》《江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青春之歌》等;音乐剧《花儿与号手》《断桥》等;以及京剧《北平无战事》、昆剧《乌石记》、越剧《赵氏孤儿》、黄梅戏《半个月亮》、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秦腔《关中晓月》、豫剧《杜甫·大河之子》等。境外导演作品:《赵氏孤儿》(希腊)、《高加索灰阑记》(澳大利亚)、《庄周戏妻》(美国),并为香港、澳门导演了《盲流感》《屋外有花园》等。出版学术专著:《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等。曾荣获多项全国性大奖。

时间:8月18-19日

地点:天桥剧场

昆曲《牡丹亭》古戏楼版

北方昆曲剧院

看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四百多年前,汤显祖笔下那部经典的《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

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剧情简介中国古代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一心要把爱女杜丽娘培养成“闺范女模”,他请府学生员陈最良任教,命丫环春香伴读,以《诗经》向丽娘灌输封建“后妃之德”。与杜宝愿望相反,丽娘却向往自由,无心读书。面对无拘无束、邀游太空的袅袅晴丝,丽娘深感闺中寂寞。她不顾父母的拘禁,与春香同去花园赏春。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断井颓垣,一片凄清。冷落的园景,更引起丽娘无限感慨,游兴未尽而归。丽娘思春,悠然入梦。梦见与一秀才相会在牡丹亭前。群花翩翩起舞,赞美这对纯真挚诚的青年情投意合。但好梦不长,虽然梦和人生灵活现,梦却寻不见,忘不了。隐情无处诉,痴心难轻抛,杜丽娘在病中自描春容,题诗其上,竟饮恨与世长辞。

时间:8月20日

地点:正乙祠戏楼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

北京市曲剧团

看点:该剧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我”这一辈子辛劳困苦、悲惨凄凉的人生经历。剧中,通过北京唯一地方戏——北京曲剧的形式,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社会变迁以及人性的善恶美丑展现得栩栩如生。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醇正浓厚的京腔京韵。北京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和极富北京地方色彩的唱腔,更是为该剧增添了一份独特韵味。

本剧借用戏曲舞台上的假定性,将人物的心灵世界剖白于众。“纸人”元素是曲剧《我这一辈子》中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创新。在剧中“我”裱糊的一组“纸人”,以类似古希腊戏剧中“歌队”的形式贯穿全剧。团队巧妙的舞美灯光与服装设计,不仅体现了老北京文化韵味,还生动展现了主人公的人生历程,使角色形象更加饱满。

2024年10月,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在韩国光州第28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成功上演,赢得了韩国观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今年,圆满亮相2025爱丁堡艺穗节,再次成功圈粉海外,向全球观众传递中国传统艺术魅力。

时间:8月22-23日

地点:繁星戏剧村

话剧《杜甫》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杜甫》是编剧郭启宏继《李白》等作品后,又一部聚焦传统文化的历史题材大戏。2019年由冯远征执导并饰演杜甫,以写意舞台、立体人物与诗意风格,带观众重温杜诗名篇。

剧中围绕杜甫漂泊无依、壮志难酬的半生,展现诸多杜诗的创作过程。从“国破山河在”的忧国忧民,到“飘飘何所似”的伤时感事,从“存者且偷生”的悲天悯人,到“朱门酒肉臭”的满腔愤懑,其诗作以现实主义关怀影响后世。

该剧将杜诗意境与杜甫人生熔于一炉,借专业表演与多元舞台元素,融合古典气质与现代表达。观众能透过舞台感知当时社会矛盾与人民疾苦,共情诗人的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感受浪漫与现实、个体与众生交织的诗圣情怀。

时间:8月18-19日

地点:首都剧场

话剧《简·爱》

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

看点:2009年6月,由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喻荣军编剧,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的开山之作《简·爱》首演亮相。从2009年的青涩初见到2025年的积累沉淀,话剧《简·爱》在16年的演出长河中,热演数轮,数万名观众沉浸在精彩演出中,与主人公一同呼吸,重拾感动。

在导演手法上,经过数轮演出的磨合与调整,王晓鹰和国家大剧院的制作团队最终大胆摒弃原有的线性故事讲述顺序,让不同时空的简·爱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只存在于头脑和精神中的交流,多种平行时空交替进行。

迄今为止,话剧《简·爱》不仅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成功上演,还曾获邀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国家话剧院剧场登台,此后更是踏上巡演征途,赴上海、重庆、宁波、杭州、福州等地进行全国巡演。8月22日,著名演员朱杰、濮存昕携手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的演员和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们,为观众们带来《简·爱》第十九轮演出,与大家重温经典与感动。

时间:8月22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话剧《七平米》

开心麻花

看点:话剧《七平米》由开心麻花与北京交通广播“角马计划”联合打造,带领观众共同回忆、感受初代新北京人的艰辛奋斗故事,以及20年来北京城市的发展变迁。

《七平米》讲述了20年前的北京城,一群年轻人蜗居地下室,努力追寻梦想的故事。通过四个单元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方式展现了21世纪初期,北京城市高速发展大背景下,小人物们的悲欢离合。

该剧在舞台呈现上大胆创新,采用电影化叙事手法,运用创新的多媒体投影技术,将舞台现场氛围与电影构图质感完美融合。舞台上,快速变换的场景逼真还原北京城,绿皮火车票、北京站、地下室出租屋、街景、酒吧等一一浮现,带观众瞬间穿越回那个年代。同时,“麻式”笑点与怀旧温情巧妙相融,既让观众捧腹大笑,又能在不经意间被细腻情感打动,带来笑泪交织的独特观剧体验。

时间:8月23-24日

地点:北京艺术中心

悬疑推理剧《完美犯罪》中文版

上海现代人剧社

看点:纽约外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的推理剧之一自1987年首演起已连续上演38年超过剧院魅影从西区登陆宽街的时间原版女主也连演38年从未更换官方答疑纸带你复盘十七处烧脑反转一同解读隐藏在剧情里的细节线索

女人枪杀男人后,尸体却离奇消失,案件瞬间迷雾重重。死者妻子玛格丽特,身为聪慧且言辞犀利的精神病学家兼小说家,成为头号嫌疑人,而她那些各怀鬼胎的病人也纷纷进入警方视野。随着调查深入,一周内竟意外发生新的棒球棍谋杀案,线索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烧脑反转接连不断,每个转折都颠覆观众认知。

上海现代人剧社力求精准还原《完美犯罪》原版精髓。在舞台呈现上,精心复刻出符合故事背景的场景,让观众仿若置身于十九世纪的美国。演员们通过精湛演技,生动演绎出角色的性格特点与情感变化,女主从冷静自持到内心防线的逐渐崩塌,探长从疑惑重重到坚定追寻真相,每个角色都被塑造得鲜活立体。

时间:8月24日

地点:北京喜剧院

话剧《马叙伦》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

看点:话剧《马叙伦》由浙江话剧团青年编剧林巧思编剧,著名导演李伯男、刘昊执导,“灯光诗人”周正平担任灯光设计,浙江话剧团多位实力派演员倾情出演,生动再现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新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先生从书斋学者成长为民主战士的传奇人生。

为了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进马叙伦的精神世界,浙江话剧团倾注大量创排心血;为了让年轻观众感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翻遍史料后从一句“卿桴独立鼓,我揭自由旗”获得灵感,创作出一幕充满趣味的大婚戏——“新婚夜为梦中人跪求新娘与‘休夫书’,却发现新娘是梦中人”,让观众看到历史人物充满了人情味、接地气的一面。

巡演至今,《马叙伦》已经历了六改六演,观演人数超30000人次。该剧入选民进中央主题教育精品剧目、2022年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23年浙江文艺创作中心孵化项目、2022年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等。

时间:8月20日

地点:中央歌剧院剧场

音乐剧《赵氏孤儿》

上海徐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看点: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由上海徐俊戏剧艺术中心制作,基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詹姆斯·芬顿同名话剧改编,戏剧导演徐俊领衔海峡两岸优秀艺术家携手创作。

作品根植于东西方跨文化戏剧语境,深度融合现代创造,展现了家与国、宗族与个人的羁绊,情感与理智的悖反,以及意志与命运的抗争,以“义”与“爱”的火光激荡出人性最深处的崇高与永恒。

自2021年首演口碑即爆棚以来,《赵氏孤儿》已巡演全国24个城市演出超百场,荣获包括2021年上海市民营院团展演优秀剧目奖、2022年度中国演出市场票房榜音乐剧类第一名、2023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年度十佳原创音乐剧”、2023演艺大世界音乐剧风云榜“年度最佳原创音乐剧”在内等多项殊荣。

音乐剧的舞台综合语汇紧扣核心矛盾,将“悲剧美学”呈现到了极致。——人民日报由上海知名戏剧导演徐俊领衔、海峡两岸艺术家携手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在上海文化广场首展,为流传数百年的《赵氏孤儿》传奇增添了一个充满国际元素的创新版本。——新华社

时间:8月22-24日

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舞剧《歌剧魅影》

西班牙格拉纳达弗拉门戈舞团

看点:西班牙格拉纳达弗拉门戈舞团作为西班牙三大国宝舞团之一,他们以“破界者”之姿颠覆传统:既保留古典精髓,更注入现代戏剧的魔幻叙事。舞团成立至今,横扫安达鲁西亚国际弗拉门戈艺术节桂冠,巡演足迹遍布日、俄、韩等国。此次,舞团再次挑战更高峰,将韦伯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重构为弗拉门戈舞剧。

编舞大师以弗拉门戈重构剧情,让每一个甩头、击掌都成为叙事语言。舞剧版《歌剧魅影》的剧情扣人心弦,充满了悬念、戏剧性和情感冲突,讲述了年轻舞者克里斯汀与神秘魅影之间的爱情纠葛。魅影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艺术理想,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控制克里斯汀,并与剧院的管理层展开斗争。

以弗拉门戈的形式演绎《歌剧魅影》时,这种矛盾被进一步放大。魅影的舞步不再是优雅舒缓的芭蕾,而是充满侵略性的弗拉门戈踢踏,每一步都像是在奋力叩击着命运的地牢墙壁,试图挣脱那禁锢他的枷锁!面具下的狂热舞步,弗拉门戈《歌剧魅影》舞动天桥艺术中心

时间:8月22-23日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看点:“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自2021年8月20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已演出超过700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部作品以山河为卷,以舞为墨,用三年半时间书写了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化传奇。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来自故宫的文博工作者“展卷人”、希孟、青绿为主轴,构成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让观众跟随展卷人的视角,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

《只此青绿》以舞作画,将绘画的空间造型艺术转化为以身体为媒介的时空表演艺术,突破了常规舞台艺术的线性叙事窠臼,是立足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的活性转化。作为诗歌体戏剧,诗剧既带有浓烈的诗情诗意,也有着戏剧的情节和场面。其诗性和强烈的抒情性,给予读者广阔的艺术再造空间。

时间:8月20-24日

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舞剧《大名狄公》

创元纪(杭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鸿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看点:悬疑感舞剧《大名狄公》是由著名青年舞蹈家骆文博担任总导演,中国舞蹈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斌担任编剧,著名舞蹈教育家、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担任艺术总监,眉山市歌舞剧院作为该剧的演出团队。

全剧巧妙融合盛唐历史与悬疑元素,剧中以甄儿公主因皇家密探被杀而女扮男装、化装成狄公,深入险境探寻真相为剧情主线。甄儿公主聪颖明智,坚韧如钢,不仅武艺高强,更怀揣一颗赤诚的家国之心,她凭借细腻的观察和坚韧的勇气,捍卫了正义。

作为该剧的独特亮点,在舞美设计上巧妙运用了巨型鲁班锁,作为贯穿全剧的重要元素,象征着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随着剧情的推进,鲁班锁也不断变化形状,环环相扣的形式感与剧情紧密相连。

时间:8月24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长征·黄河”郑健与北京交响乐团交响合唱音乐会

看点:是什么让这场音乐会如此备受追捧?是《长征组歌》里那穿越万里征程的英雄史诗——从《告别》的依依不舍到《大会师》的气吞山河,十个乐章勾勒出红军长征的壮阔画卷,每一段旋律都藏着不屈的信仰与滚烫的初心。当《过雪山草地》的低回旋律响起,当《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灵动曲调流转,听众仿佛能触摸到先辈们在风雪中前行的温度,感受到革命征程中智慧与勇气的碰撞。更是《黄河大合唱》中那震彻山河的民族怒吼——从《黄河船夫曲》的雷霆之势到《保卫黄河》的冲锋号角,冼星海与光未然用音符铸就的精神图腾,道尽了中华儿女在危亡之际的抗争与热爱。《黄水谣》的凄美哀婉、《怒吼吧,黄河!》的排山倒海,每一声吟唱都是对家国的深情告白,每一段合唱都是民族精神的热血沸腾。

指挥:郑健著名指挥家郑健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北京音协合唱团携手孙砾、周晓琳等顶尖歌唱家,将让这两部红色经典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焕发全新光彩。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次对英雄岁月的集体回望。

时间:8月21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北京民族乐团《胜利之光》

民族管弦乐音乐会

看点:“烽火硝烟虽已远,历史记忆永流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之光》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以恢弘的民族管弦乐语言,回溯中华民族从危亡到崛起的壮烈史诗,讴歌中国人民的奋进精神。音乐会通过五个乐章,从战争前夕的阴霾密布,到家园沦陷的悲痛坚守,再到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直至最终迎来胜利的万丈光芒,每一个音符都是对先烈的崇高致敬,每一段旋律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永恒守望,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曲目第一乐章《悬刃之境》 刘畅 曲第二乐章《故园长明》 刘畅 曲第三乐章《星火同天》 刘畅 曲第四乐章《月照丰碑》 刘畅 曲第五乐章《胜利之光》 刘畅 曲

时间:8月23日

地点:北京艺术中心

“旋舞多瑙河”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欧洲经典合唱作品音乐会

看点: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带来一场横跨多瑙河流域的合唱之旅。从古典严谨的海顿、莫扎特,到浪漫诗意的舒伯特、舒曼。当然,压轴的压轴,自然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华彩登场。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整场音乐会,如同一列穿越中欧的音乐列车:前半段是德奥浪漫派的古典沉思,后半段则步入维也纳舞厅的节日幻梦。诗,有了旋律;酒,有了节拍;风景随节奏流转,旋律在耳边轻轻回荡。女声轻盈如晨雾,男声厚重如暮钟,混声合唱交织成一幅色彩丰盈的声响织锦。再加上细腻的合唱编配与管风琴的点睛之笔,仿佛真的置身多瑙河畔,夕阳低垂,船歌缓缓,脚下不禁随旋律轻轻起舞。

混声合唱:春来临 戈特弗里德·凡·斯威登 词 海顿 曲牧羊人之歌 选自《罗莎蒙德》 舒伯特 曲茨冈 伊曼纽尔·盖尔贝 词 舒曼 曲女声合唱:海上光影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词 古斯塔夫·詹纳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海涅 词 门德尔松 曲 杨鸿年 编合唱管风琴:左翊杭男声合唱:教士合唱 选自歌剧《魔笛》 莫扎特 曲管风琴:左翊杭贡多拉船夫 弗朗茨·冯·舒尔茨 词 舒伯特 曲混声合唱:勃拉姆斯:爱之歌圆舞曲 格奥格·弗里德里希·道默 诗 勃拉姆斯 曲少女的话语海浪拍打着岩石一只漂亮的小鸟在多瑙河岸锁匠 铸锁宴席上的欢乐 弗朗茨·格里尔帕策 词 勃拉姆斯 曲——中场休息——混声合唱:闲聊波尔卡 约翰·施特劳斯 曲蓝色多瑙河 弗兰茨·冯·格涅特 填词 约翰·施特劳斯 曲女声合唱:春天圆舞曲 理查德·吉恩 词 约翰·施特劳斯 曲混声合唱:歌剧《蝙蝠》选段 约翰·施特劳斯 曲

时间:8月24日

地点:国家大剧院

儿童剧《甲骨文学校》

北京儿童艺术剧院

看点:历史奇幻儿童剧《甲骨文学校》“十佳儿童文学奖”作品改编殷商历史,汉字发展,惊奇刺激的趣味元素各地观众在大麦打出9.8超高评分

儿童剧《甲骨文学校》是北京儿艺青年编剧导演沈力行继大热儿童剧《耗子大爷起晚了》《长安在哪里》后创作的又一部作品,讲述殷商历史的奇幻历险儿童剧,带领大小观众一同穿越回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感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

本剧通过充满甲骨文元素的舞美,蕴含精致细节的华丽服装以及氛围感十足的音乐等舞台手段,带来一种儿童剧前所未有的惊奇、冒险、刺激的趣味,让大小观众在剧场中和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经历一次宛如探案历险般的奇妙历程。

时间:8月22-24日

地点:五棵松爱乐汇艺术空间

儿童剧《卡酷大计划之许愿龙珠》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

这是一部启迪儿童心灵的成长大戏。沉浸式的剧场氛围让小朋友可以和龙小天“同呼吸,共命运”,从中感悟到失败本身并不可怕,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只要坚定自信、付诸行动、解决问题,成功就会在眼前!

这也是一部双向互动引发共鸣的情感大戏。家长和孩子可以深度参与剧情,在关键时刻,通过“神奇能量棒”助力龙小天获得神龙之力。当大家一起喊出“是虫是龙,我自己说了算”时,这不只是一句台词,而是所有人的心声。大家都从中获得不怕失败、勇敢前行的精神力量!

时间:8月23-24日

地点:中国木偶剧院

“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二部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看点:《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二部涵盖《刻舟求剑》《另辟蹊径》《掩耳盗铃》三个成语故事,用创新的舞台表现形式,在幽默中传递中华智慧。在尊重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发挥着孩子般的想象力,保持童心的频率,让传统文化在年幼天真的孩子心中埋下种子。

剧中采用组合式儿童剧的表现形式,每个片段独立成章,三个成语故事组合成一个“魔方”,从而延伸出中国文字千变万化的魅力。《成语魔方二》将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的三则成语改编成妙趣横生的故事,用充满童趣的舞台表现演绎出来,贴近孩子们的审美,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在最直观的舞台表现方面,《成语魔方二》精简了服装和舞美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地丰富了故事本身的内涵,从整体考虑,让戏剧看起来更加流畅,通过趣味简单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时间:8月23日

地点:中国儿童剧场

杂技剧《先声》

沈阳杂技团

看点:作为国内首部以杂技剧形式将“九·一八”那段发出抗战先声、救亡图存的史实搬上舞台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杂技剧《先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艺术创新的崇高使命,它将以独特的杂技语汇,为观众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先声》有“声”,却几乎无声。该剧不依赖于台词去传达信息、不用语气去渲染氛围,而是全程采用历史故事、杂技动作、动态音效与精湛表演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展开。演员将情节与感情融入高难度肢体动作,赢得观众喝彩。舞台上,演员们要完成高跷、腾空飞杠、爬杆、车技、网吊、钻圈等高难度动作绝非易事。

自首演以来,《先声》不断掀起观演热潮,更成功斩获了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旅部2024年度“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第38届田汉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殊荣。

时间:8月23-24日

地点:北京艺术中心

大型活动

易烊千玺2025演唱会「礐嶨」

看点:6年前,他用“玊尔”主题演唱会雕琢瑕瑜并存的独特自我6年后,他用“礐嶨”主题演唱会以山岩之势,破土回归舞台

“礐嶨”(què xué)取自山石嶙峋之意,象征个体与集体在时间中相互塑造的成长轨迹。这一主题与易烊千玺今年发布的新EP《楔石》概念紧密相连,充满地质美学色彩。从他过往的作品和成长经历来看,“礐嶨”也象征着他在演艺道路上历经磨砺,却始终坚守、不断成长,如坚硬的岩石般,绽放独特光芒。

演唱会构建了独特的“岩骨美学”:舞台以地质裂缝为原型,搭配12米巨型能量球、132米超宽延展台及3D山体装置,通过激光与爆破特效的精准配合,营造出沉浸式的自然奇观,将“礐嶨”所蕴含的坚韧与力量具象化。

时间:8月23-24日

地点:华熙LIVE·五棵松

2025苏见信「尽兴而活」演唱会

看点:苏见信,华语摇滚乐坛标志性人物,凭借具有辨识度的高亢嗓音,征服了无数听众。他的歌曲,《死了都要爱》中对爱情的执着,《海阔天空》里对梦想的追逐,每一句歌词都曾陪伴我们度过那些或迷茫、或热血的日子,成为无数人青春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年,苏见信很少谈论“坚持”或“梦想”,却总在音乐里袒露真实。从《死了都要爱》的炽烈到《离歌》的释然,他的歌里藏着普通人的影子:会疲惫、会遗憾,但依然愿意为热爱踉跄前行。

「尽兴而活」的主题,像是他对人生的信条——“不必完美,但求痛快”。演唱会的曲目既有经典摇滚的酣畅,也有近年新作中沉淀的烟火气。他说:“想让大家听完演唱会,不是觉得‘信好厉害’,而是觉得‘明天还能继续好好生活’。”

时间:8月23日

地点:国家体育馆

2025苏醒NothingMore(而已)巡回演唱会

看点:世界瞬息万变,但音乐将复杂归一,不去定义,不被定义。世事众说纷纭,让音乐纯粹地苏醒,感知内心,分享经历。

本轮主题为Nothing More的巡回演唱会,从首站西安的开场,到上海、武汉、杭州、广州的接连开唱,每一站都是一次苏醒对音乐的自我表达和与粉丝的双向奔赴。8月23日北京站将于首都体育馆盛大开启,带来一场火力全开的音乐盛宴。

本次北京站的舞台,将会以更有创意的编排和更有设计的舞台内容,为大家带来升级版的沉浸体验。整场演出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和每一个内容的创新,为的都是给每一位来到现场的歌迷创造更精彩的现场体验和更有记忆的美好瞬间。

时间:8月23日

地点:首都体育馆

艺术展览

西北叙事:段正渠绘画40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7月29日-10月15日

看点:本展览以“溯源”“土地与血脉”“茧房”“新天地”四个单元为脉络,全面回顾段正渠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生动展现他在艺术语言上的持续探索与精进。从陕北的黄土坡到农民的褶皱脸,从1980年代的寻根笔触到近年带点荒诞的魔幻风景,全是西北大地的体温。

段正渠的画里总带着股“硬气”。这位1958年生于河南的艺术家,从广州美院毕业后果断扎进西北题材,把表现性绘画的张力、超现实主义的奇崛,和中国古代壁画的厚重揉在一起。

段正渠“西北叙事:段正渠绘画四十年”,是对艺术家创作的一次纵深回望,更聚焦于其风格拓展的内在动力。当观众置身于展厅,无疑会被带入艺术家从西北获取的种种气象,进入他一直专注的土地、人物、故事、历史之中。同时,也借着他的眼光,找到安放自己的精神原乡。部分展品欣赏

精雅风华恭王府与中国时尚(1780-2025)

恭王府博物馆 

7月22日-10月19日

看点:展览以“恭王府与十二风雅”为主题,开启一场恭王府精雅生活与当代中国时尚的跨时空对话,续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尚语境下的转译新章。始建于1780年的恭王府,是现今北京保存相对最为完整并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的清代王府建筑群,在建筑风格、园林设计、装饰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精雅风华:恭王府与中国时尚(1780-2025)”展览从恭王府深厚的历史肌理中萃取文化精粹,进行时尚艺术化的当代转译,让凝固的历史成为流动的时尚。这是恭王府博物馆内首个当代时尚艺术大展,通过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设计碰撞所营造的视觉冲击力,让中式生活美学与中国原创设计走进大众视野。

此次展览以“十二风雅”为叙事主线,在古建园林之中呈现恭王府一年十二个月的标志性场景,将王府的四季美学、节气仪典与当代时尚相结合,联合26位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艺术家,展出近50件服装以及艺术、家居、手工艺等展品,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历史、艺术、时尚碰撞和交融的文化场域,让观众在恭王府的实景中感受跨时空的文化与艺术回响。

展览现场展览在国内的亮相,展现了中国原创设计力量对传统美学的挖掘与重塑,以及传统文化IP的生活化与品牌化。恭王府博物馆联合国内原创设计师与艺术家,通过“时间—空间—文化”三维叙事,将恭王府从历史古建升维为中式美学的活态创造空间,呈现“一座园,十二境,百年雅”的文化感官体验。

自然赋能未来——“想象另一种引力”系列科学艺术展

今日美术馆 

8月10日-9月23日

看点:微生物以微小之躯于极端中绽放生命曙光开创地球生命进化的壮丽篇章继2023年「想象另一种引力」展览成功举办2025「自然赋能未来」再次向生命智慧求索答案从微生物的精妙代谢到植物的光合魔法生物美学,拨云见日展望未来,置身未来幻境用自然亿万年锤炼的生长逻辑编织人类可持续的未来用技术与生态融合的思辨视角拓展未来生命的形态与边界。

展览现场本次展览通过两大展区,31组展品融合多种技术媒介,深入探索生命智慧——从微生物的精妙代谢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揭示自然亿万年锤炼的生长逻辑。

展览现场展览以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思辨视角,借助展览与《方物》丛书两大知识载体,探讨如何汲取自然智慧,编织人类可持续的未来。通过前沿科技与生态美学的结合,呈现未来生命的可能形态与边界,邀请观众置身未来幻境,思考自然赋予的无限潜能。

  • 编辑: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