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里民宿 | 长城脚下的非遗民宿,来歇个脚吧~

  • 2025-06-30 11:23:00
  • 美丽延庆

原乡里民宿

栖居原乡里 / 品非遗匠心

长城生活+在地文化+沉浸体验

原乡里民宿,位于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长城脚下拥有600年历史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三司村(百千工程提升村),是集住宿、餐饮、会议、休闲、亲子、团建、文创、非遗、公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民宿。是全国甲级民宿、北京市五星级(甲级)民宿、北京市首批"长城人家"精品民宿。原乡里民宿屡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区级奖项及荣誉称号,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带动示范效应。

民宿由一栋乡哩吧接待中心+八个独立住宿小院+长城乡村书屋+非遗工坊+shuar文创体验馆+乡哩小馆餐厅构成。共30间客房,可同时接待60人住宿、用餐、会议、团建、研学。

原乡里以"长城生活+在地文化+沉浸体验"为核心,构建起乡村文旅生态链。以"1+N"模式,即一中心多院落为载体,接待中心承载游客集散,多个精品民宿院落还原京郊院居生活,乡村书屋承载文化陪伴,非遗工坊沉浸体验传统技艺,文创空间传承独特的文化体验新场景,小馆美食提供特色及非遗美食餐饮。

01 三司村—长城脚下石头村

长城脚下石头村

长城脚下600年历史的延庆区井庄镇三司村,是延庆众多长城沿线山村中的一个,三司村可谓“真正意义上长城脚下的村落”。拥有明永乐年间的土边长城和石边长城遗址,作为明十三陵陵后协防南山路边垣长城段的一部分,这里的长城文化底蕴是丰富和厚重的。

南山路边垣长城东起九眼楼西至八达岭,长达59.3公里,占延庆境内长城总长度179.2公里的三分之一,为明代守护十三陵的重要军事设施,清朝后该段长城的军事地位及作用逐步削弱,但随着长城文化底蕴的逐步在地化、平民化延伸与演变,可以说南山路边垣长城沿线乡镇村庄,共同承载和见证了延庆区妫川文明的产生、发展和变迁,更是延庆区域长城在地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呈现载体。

三司村因三司段长城而得名。长城沿线共有头司、二司、三司和四司,三司村至今保留着明代守军居住生活和战斗的三司城堡,饱含岁月沧桑的明城墙清晰可见,城堡东北角的城堡敌楼于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保护;长城遗址穿村而过,沿线至今保留着当年的水井遗址;如今村民可以清晰地指出燕羽山脚下不同于一般耕地的粘土所在位置,这是当年烧制长城砖的原料来源;600年前烧制长城砖的“窑院”遗址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繁忙景象;南山长城守军的练兵场虽难以找到历史痕迹,但三司村民会自豪的讲述当年练兵场流传下来的长城故事与传说;“干shuar去?”村民间最常用的问候语无不关联和传承着长城文化和底蕴……

02 传统村居—长城人家精品民宿

长城人家精品民宿

2017年原乡里在三司村内陆续建设起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长城民宿小院。原乡里民宿灰砖青瓦,木门木窗,以天然石头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力求保存乡村的自然肌理,还原最本真的乡间小院模样,民宿建筑具有当地地方风格与特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小院与整个村落形成一种整体感,完美呈现长城自然人文的精神空间。表达着长城文化的精神格局,恰如其分地展示着长城的悠久文化。结合当地的民俗和文化,每座小院均以长城元素命名,以凸显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原乡里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到三司村旅游,给这个小山村带来巨大变化。

1#院 有长城

2#院 到长城

3#院 照长城

5#院 筑长城

6#院 探长城

精品房屹长城

8#院 望长城

9#院 得长城

shuar空间长城生活体验馆

乡哩小馆长城美食餐厅

长城乡村书屋读长城

柏木熏肉非遗工坊

03 长城文化沉浸体验

乡村体验官

原乡里由长城乡村书屋、非遗工坊、shuar文创体验馆组成的三个展馆是长城文化宣传、体验、文创等诸多延展功能的重要载体。并推出长城主题“乡村体验官”系列活动

依托三司村长城资源,原乡里研发并推出了长城主题“乡村体验官”长城主题系列体验活动。民宿非遗过大年、燕羽山下松塔彩绘,长城脚下柴火饭、长城民宿玩点shuar等活动,无不源自长城脚下的大自然元素、三司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基于长城文化带的历史人文内涵。通过深入挖掘长城的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文创体验,它们蕴含着乡村的朴实与厚重,透露着乡村的真实生活气息,更传递着长城的文化渊源。

到乡村听长城故事,寻长城遗迹,住长城民宿,享长城文创,品长城美食,做长城公益,成为“长城生活体验官”,一起触摸真实的乡村,沉浸式体验长城带乡村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

04 文创—长城文化 妫川有shuar

妫川有shuar

“干shuar去?”shuar(音:唰儿)字源自长城守军的口令暗语,数百年来随着长城文化的在地延伸演变和时间的积淀,shuar已成为延庆当地百姓最为常用的地方语言。“一点一横长、言字顶房梁……心字底、月字旁、金钩挂衣裳”,shuar字童谣朗朗上口,不仅教会shuar字的写法,“言由心生、一言九鼎、心胸开阔、朋友来了有酒肉、敌人来了有刀枪”的寓意解读,更成为延庆妫川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2024年8月三司村“shuar文创馆”建成对外开放,这里不仅能体验shuar字瓦当拓印、花版漏印等非遗手工制作,更能带回心仪的shuar字纹冰箱贴、杯垫、钥匙牌、装饰摆件等伴手礼,带回去的还有厚重的长城文化底蕴和三司村的那份情谊与留恋。

05 非遗—三司村柏木熏肉

三司村柏木熏肉

2022年,历时四年的在地活化,由原乡里作为项目保护单位,“三司村柏木熏肉”入选延庆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18年起,原乡里运营团队即开始启动了地标美食“三司村柏木熏肉”非遗申报的准备工作。通过前期走访、了解等一系列大量详实的资料搜集,与北京高校合作进行信息的考证,以及对当地村庄及周边长城带的走访、了解、拓展和影像视频的录制与制作,三司村柏木熏肉非遗申报团队进行了细致而扎实的工作,整个申报过程中更进一步深入挖掘了美食背后蕴含着的更多的历史与文化的含义。最终“三司村柏木熏肉”制作技艺于2022年成功入选第三批延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熏肉传入延庆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三司村柏木熏肉”始于民国初期。熏肉精选猪五花肉为食材,采用“酱”和“熏”的传统制作工艺,历经百年三代传承,形成了“酱香浓郁、柏香馥郁,味道独特,吃法多样”的独特特色,已经成为延庆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一道美食,是百年来延庆地区饮食文化发展的缩影和有力见证。

围绕非遗柏木熏肉,通过以下各项工作,进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扩大了三司村的影响力,赋能乡村活化,助力乡村振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1

打造地标美食 研发“长城shuar宴”

通过地标美食,将美食文化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品尝这一美食,临走还不忘带上美食伴手礼。

建设熏肉非遗工坊 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

通过挖掘熏肉的内涵,来到三司村的客人不仅仅是品尝美食,还能与“三司村柏木熏肉”非遗传承人亲密互动,体验非遗制作技艺,从而进一步了解这里的传统生活及文化特色。目前熏肉非遗工坊正在建设中,预计建成后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学习、观摩、体验,同时也将带动更多人就业,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03

借势文旅宣传 促进文旅提质增效

通过多渠道宣传已将熏肉这一非遗美食扩大到天津、河北、河南等地,进一步扩大了长城脚下三司村的知名度。近年来安徽卫视《民宿里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民宿里的世界》(西语)、北京广播电视台《我的桃花源》、延庆融媒《洞见长城》、光明网、美食杂志等栏目进行节目录制,为“柏木熏肉”制作技艺、为三司村进行宣传。

06 公益—原乡长城志愿服务队

《长城故事会》志愿服务项目

依托原乡里团队2018年成立了原乡长城志愿服务队,现有实名注册志愿者500余人,团队依托三司村长城资源,致力于长城带乡村传统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活化乡村资源与创新性挖掘,再现长城带乡村生活特色,为乡村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7月参加首都志愿服务大赛,经选拔代表延庆区参加北京市决赛,最终获得“提名奖”荣誉称号。

原乡长城志愿服务队自2022年起,开展《长城故事会》专项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讲述不一样的“长城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延庆长城带文化。长城有故事、长城有遗迹、长城有史书、长城有图片,长城故事会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服务人(次)达30000余人,总服务时长超过6000小时,平均年活动次数大于30次。“长城故事会”专项志愿服务真正践行了总书记“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回信精神。

《长城故事会》公益活动并依托原乡里特色阅读空间--原乡长城乡村书屋,定期举办《长城故事会-我与长城共呼吸,书香伴成长》主题公益阅读活动,累计受众12000余人;每年均开展图书阅读、主题沙龙活动,累计活动50余场;依托各级媒体以及原乡里自媒体传播长城文化,累计触达200万人次。进一步满足附近村民及广大游客不断增长的文化阅读需求。2022年1月中央电视台在这里拍摄了由康震老师、蒙曼老师、葛剑雄老师等嘉宾共同录制的《跟着书本去旅行-书本里的年味》春节特别节目,为原乡长城乡村书屋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2024年6月 原乡长城志愿服务队的事迹登上了北京日报头版。

07 长城生活主题乡村(类)博物馆

长城因村庄而得名,村庄因长城而振兴。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长城守护者用各自的方式履行使命,而长城也守护着在她周围生活的人们。长城脚下的人们不断探索守护长城的新法子,也书写着“长城+旅游休闲”、“长城+乡村振兴”的新故事。长城,一头连着文化之“承” ,一头连着发展之“成”。

长城脚下石头村,以长城为主题,以民宿为轴心,通过整合三司村的农文旅资源,打造北京市首家长城生活主题乡村(类)博物馆。游客在这里将全景式、沉浸式感受地道的长城带乡土生活:听长城故事,寻长城遗迹,住长城人家,品长城美食,阅长城史书,弘长城非遗,做长城公益,享长城文创。在长城生活体验博物馆中,做“长城生活体验官”,一起触摸更加真实、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长城乡村。

08 共生社区 共生业态

利用自身设施和服务,原乡里主动与村集体建立互利互惠机制,积极打造共生社区丰富民宿体验内容。在民宿接待中心设立村民快递存放点,方便村民收取快递物品;共享原乡长城乡村书屋,丰富村民精神文明建设;联合所在乡镇志愿服务队和村民志愿者举办长城故事会公益活动,讲好不一样的长城故事。

09 获得荣誉

2024年原乡里民宿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三司村全体村民的共同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长城脚下石头村——沉浸式长城生活体验博物馆》项目荣获第六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延庆区三等奖;“原乡长城志愿服务队”获得2024年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支持项目,北京日报头版报道了原乡长城志愿服务队的光荣事迹,“长城故事会”志愿服务项目代表延庆区参赛,获得2024年首都志愿服务大赛北京市提名奖;短视频《非遗柏木熏肉》在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2024年《食在北京》短视频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餐饮美食《柏木熏肉》上榜2024年延庆区餐饮业“三名一宴”活动名菜榜;原乡里民宿《长城乡村书屋》成功入选延庆区特色阅读空间——延读空间项目。

  • 编辑:陈玉坤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