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京胡同中的博物馆,感受古都的深厚底蕴

  • 2024-07-24 15:32: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胡同里藏着无数的故事和文化瑰宝。胡同中的博物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别具特色的胡同博物馆,探寻其中的奥秘。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也是一座承载老北京文化和记忆的社区博物馆。博物馆所处院落的历史格局、灰色砖瓦、木质门窗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韵味,院内两颗粗壮的法国梧桐将半个院子覆盖在树荫之下。

这里曾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故居。泰戈尔、胡适、丁西林、徐志摩、林徽因等文化界名人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后来,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将这所宅院的产权转让给街道,用于公益,建立了这座胡同博物馆。

该博物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设有8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馆内的展览丰富多样,通过各式各样的展品原样重现了当时的胡同生活。其中,第一展厅的史家胡同微缩景观令人印象深刻,它复原了旧时史家胡同的全貌,十分精细,让人能直观感受到这条胡同的历史变迁。

在“人艺摇篮”展厅中,人艺于史家胡同的建立及发展历程清晰可寻;近代教育展厅对清朝“左翼宗学”以及清末“赴美留学”的有关事宜进行了介绍;“兰芷偕芳”展厅以专题形式展现了凌叔华的生平与主要作品,并且呈现出当时文化名人在此相聚的画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展厅用以介绍史家胡同曾居住的众多名人,诸如大太监李连英、清末中法银行董事长刘福成、清末外交大臣洪钧等各界名流的肖像布满了整个展厅。

除了静态的展览,史家胡同博物馆还有独特的声音展示。在时代记忆展厅内的特殊房间里,只要点击触摸屏,便能听到不同时间段的“胡同声音”,如“震惊闺”“虎撑子”等多达 70 多种声音,使人仿佛瞬间穿越回往昔的岁月。

史家胡同博物馆区别于一般博物馆的重要特征是具有极强的社区属性。其设展浓缩了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和胡同生活。“文化展示厅”持续挖掘本地文化,通过活动及展览让参观者走进胡同、了解胡同、爱上胡同,感受胡同里的生活;“社区议事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居民会客厅”为居民提供交流活动空间,发动居民义务讲解,让博物馆成为具有老北京特色、富有人情味儿的“会客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

东四胡同博物馆

东四胡同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四条 77 号,是一座展现丰富胡同历史的特色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一进门北侧便能看到一个制作精美的垂花门,两侧还有上世纪书写的“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等标语。继续深入,二进院展示着老北京胡同民居的特色,如四合院、广亮门、金柱门、如意门、蛮子门等,以及倒挂楣子、戗檐、门当、雀替、博缝头、影壁、滴水等建筑构件。馆内还陈设有许多老物件,如祖上留传下来的弓、民国时期的衣柜、鱼缸、鲁班凳、袜子板等。历史文化展区则展示了福康安府的金丝楠木荷叶墩、博缝头、古老建筑构件及嘉庆二十二年老城砖等,还有几十幅东四的老照片,生动呈现了东四的过往岁月。

院落中还设有两个艺术作品“月影”和“星天”,创意均来源于古人天圆地方的认知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浑天仪。“月影”的造型根据浑天仪的元素提炼而成,将一进院和二进院连接起来;“星天”球体上镌刻的二十八星宿,与“月影”连成一条时空的主线,在全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四合院架起一座跨越时间、空间、民族、文化的桥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文化相结合的创意之作。

该博物馆的展陈空间划分体现宜动、宜静的动静分区,共分为东四印象展区、印象瓦舍展区、文化探访展区、文化交流客厅、历史文化实物展区五个展区,以“文化会客厅”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如果你对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和传统建筑感兴趣,东四胡同博物馆绝对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亲身感受到四合院的独特魅力,领略到老北京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四条77号

93号院博物馆

93 号院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铁树斜街 93 号,是一个进行非遗和民间艺术传播、体验的重要基地。

这座博物馆处于文化气息浓厚的西城区琉璃厂大栅栏区域,它借助传统民居,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验、展示和交流的场所。

在这里,你可以集中欣赏到具有代表意义的北京非遗文化产品,如毛猴、脸谱、风筝、剪纸、兔爷等,它们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博物馆分前后两个展馆,前端展馆陈列的展品以展示和销售非遗传承人亲自制作的作品为主;后端展馆则根据节日或其他主题举办各种非盈利的展示展览活动,将非遗作品更好地展示给大众。

93 号院博物馆不仅是对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历史文化街区闲置老建筑的“活化”利用,同时作为小微博物馆群的先行试点,对探索旧城改造、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示范性意义。

其馆长蔺炜表示,科学合理地再利用老建筑,是对其有效的“复活”与“活化”。该博物馆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结合、媒体与实业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全方位资源整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93 号院博物馆实行免费对社会开放,不定期举办各类非遗文化展览体验活动,例如每月两场非遗文化展览、非遗及民俗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交流活动等,让人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它就像一个窗口,向人们展示着非遗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艺术感兴趣,93 号院博物馆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大栅栏铁树斜街93号院博物馆

法原博物馆

法原博物馆是一座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路大江胡同 85 号(吉州会馆内)的小众博物馆,由建筑师、艺术家朱小地于 2020 年创立,并在 2022 年 5 月 18 日正式开馆。

这座博物馆主要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精品,其“法原”之名取自清末营造大家姚承祖先生的《营造法原》,以此向民间建筑和营造工匠致敬。馆内的百余件精品木构件均来自朱小地的个人收藏,这些藏品来自山西、陕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步入其中,你会看到柱、梁、斗拱、雀替、花窗等琳琅满目、雕工精美的展品。例如,一个来自山西明朝时期的木雕门楼,上面的人物服饰具有游牧民族特色,背后还有一对翅膀,体现了当时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深入。

除了常设展厅展示古建木作,法原博物馆还有临时展厅,不定期更换展览主题。当前正在展出的是“容器·酵母·灯塔——何崴的乡村建筑实践”,该展览于 2024 年 4 月 14 日开幕,将持续至 8 月 15 日,集中展示了何崴在乡村建筑方面的实践成果。

博物馆所在的院子在明清时期是江西吉州会馆和贵州会馆,如今这里被改造成承载着传统建筑符号的小众博物馆。观众可以在此欣赏木作、逛会馆,追寻城市记忆,也可以在二层的咖啡厅、建筑书房休闲看书,俯瞰前门的青砖灰瓦,感受老城慢生活。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85号

  • 编辑:王静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