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东花市街道第二届“杏”福在花市——中医药文化服务月启幕,主会场与三个分会场联动,为居民呈上集诊疗、体验、研学于一体的健康文化新体验。
启动仪式上,8块“杏巷小屋”牌匾依次授予社区代表,标志着辖区中医药服务网络从“集中服务”向“常态化覆盖”升级。
东花市街道通过成立由卫生服务中心、东单中医门诊部、同仁堂、长春堂、正安堂、林洪生中医诊所等26家单位组成的“杏巷”建设联席会,构建起专业服务网络。仅东单中医门诊部一年来,累计派出医务人员800余人次,开展健康讲座、主题义诊、小郎中研学等活动200余场,累计为12000余居民提供义诊咨询,向百岁老人赠送养生“杏”福包、为特困高龄家庭颁发“杏”福卡,实现精准惠民;创新打造的中医夜市单日接待超200人次,小郎中研学班累计举办30期,吸引500余名少年儿童参与,让中医药文化走进日常生活。
分会场的中医市集延续首届“好吃、好玩、好用、好看”的特色,将中医体验融入烟火气中。同仁堂展位前,药师正为居民辨识药材;投壶游戏区,孩子们投中后就能获得中药科普卡片,在玩乐中认识黄芪、当归。叁知堂展位前,年轻市民小林边喝边打卡拍照。
在东城区中医药学会的第31期小郎中研学班上,孩子们围坐听中医历史故事,在老师指导下辨认经络穴位模型。本届特别增设中草药种植实践环节——街道领导与卫健领导与研学的小郎中共同种下黄芩、石斛、五指毛桃、板蓝根、丹参、三七、何首乌等9种草药苗,以“植苗传艺”的方式播撒中医文化种子,寓意“扎根沃土,传承医道、久久为功”。
手工课上,孩子们将藿香、薄荷等中药饮片装入香囊,在从种植到应用的实践中理解“学以致用”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