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2025年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宋豪杰: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为深入挖掘博物馆深厚文化内涵,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申遗成功,市文物局组织全市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4个系列175项展览和文化活动。
一是春节特色系列展览。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中国园林博物馆《“水陆同行这亿年”生肖展》、恭王府博物馆《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等。二是民俗文化系列活动。如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通识春节系列活动、北京民俗博物馆“第二十四届北京民俗文化节”、北京天文馆“天文馆里过大年”,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相约太学 恭迎新春”等主题活动都等待大家到来。三是文博文创系列活动。共推出五大主题,“文创上春晚”主题活动结合北京春晚这一阖家团圆的传统节目,推出春晚限量版“天宫藻井冰箱贴”(现场展示);“文博有好‘市’”主题活动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举办多场文创市集;“博物有佳礼”主题活动将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在各博物馆文创空间及各大电商直播平台轮番开展新春文创惠民优惠促销活动;“文创奇‘庙’游”和“文创进商圈”主题活动将把博物馆文创送进厂甸、地坛、东岳庙等传统庙会和王府井等大型商圈,打造一系列新春文化消费场景。四是文物主题系列游径。如中轴线上的博物馆主题,从南到北串联起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郭守敬纪念馆、钟鼓楼等;坛庙里的博物馆主题,涵盖了一批古色古香的博物馆,有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白塔寺、智化寺、法海寺、大觉寺、法源寺等;“黎明号角”主题,推介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上设立的博物馆,比如北京北大红楼、陶然亭公园慈悲庵、李大钊故居、京报馆旧址、北大二院旧址等博物馆充分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名人足迹”主题,带领大家走进名人纪念馆,感受宋庆龄、鲁迅、郭沫若、徐悲鸿、老舍、梅兰芳、詹天佑等文化名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另外,我们还联动天津、河北两地博物馆推出了多项主题策划活动。如首都博物馆联合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汇集三地精品文物,联合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木版年画、宫廷文物、古代花鸟画精品文物展,组建“京津冀博物馆志愿者分享团”和集章打卡活动;国家自然博物馆联合天津自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以春联互动形式推介各馆经典展品;徐悲鸿纪念馆联合津冀两地名人故居纪念馆,举办“‘市事’如意——走进故居过大年”系列活动,围绕名人的生平、事迹、成就、著作等,开展主题讲座、非遗及艺术体验活动等。
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是今年市文物局策划推出的“文物告诉你 何以中国节”系列活动的第一篇,我们还将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展览和活动。
欢迎和期待大家在春节走进博物馆,与文物零距离,品味文物之韵,感受文化之美。
记者提问
记者:刚才市文物局在发布中提到,春节期间有很多节日特色的主题展览,想请宋局长再详细介绍一下哪些“年味儿十足”的精品展览适合参观打卡?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宋豪杰:
2025年是乙巳蛇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它生机勃勃的意向,今年恰逢春节申遗成功,我们精心组织北京地区博物馆筹备了多项突出节庆文化、年节习俗的展览。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巧妙地将“福蛇”与“迎春”两大元素相结合,通过生动的蛇形图案与丰富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一种喜庆祥和、春意盎然的节日氛围。中国文物报社携手国内数十家博物馆推出的生肖文物大联展到今年恰好走过了第12个年头,此次北京的生肖展将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精选全国数十家文博机构、数百帧灵蛇题材的文物艺术品影像,择新春佳节向广大首都群众奉上新春祝福。值此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一周年之际,三地省博强强联合推出3项精品大展,其中《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三地木版年画展》将于小年前后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用三地精选木版年画艺术精品的思想内涵及审美价值,诠释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此外还有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恭王府博物馆《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中国园林博物馆的《“水陆同行这亿年”生肖展》、北京民俗博物馆《节庆主题藏品展》及《蛇生肖主题文物展》等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精品与新春祈愿共同承托起热烈、祥和的节庆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