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将至,一起吟诗迎雪

  • 2024-12-05 10:03: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是古诗词中一个十分常见的意象,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对雪景情有独钟,留下了许多吟咏雪的名篇佳作。大雪节气,让我们一起回味经典,在古诗词中遇见最美的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这是一首雪中思友的诗。先从听觉着笔,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

“洒空”写动,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写静,表现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白雪。“深巷静”、“广庭闲”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的清寂,整首诗描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动感生机的夜雪图。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间忽觉被子枕头冰凉,继而看见窗户明亮,原来是下雪了;不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深夜雪下得很大。诗人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夜雪,给人新颖别致,清新淡雅的感觉。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宋)梅尧臣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

这首诗简单而富有意趣。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小雪刚过、大雨飘落、风雨穿窗的画面跃然眼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后两句则转向了人的活动,强调此时一同饮酒唱词的情景,而“切莫相邀薄暮天”又增添了一些特别的感觉。整体上,诗语言朴素自然,在平凡的描述中传达出一种独特的生活情调和氛围。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江南,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今年的天气格外严寒。大雪穿过帘子的空隙,像在寻找着什么东西。重重地压在树梢,仿佛支撑不住。

毡帐里人们只顾玩掷卢,彻夜未眠;戴着金络头站立的马儿,害怕早起。笑自己这一生获得功名为时已晚,正如同幻想黄河水何时彻底结冰一样。陆游一生,都在渴望着收复故土,却一生都在遗憾。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