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古人曰:“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大雪节气意味着降雪的范围更广,气温更低。这个时节人们更注重进补,因此形成了很多食俗,一起看看吧。
自制腌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腊肉。
“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会发现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吃雪菜煮汤
大雪节气前后,不少新鲜雪菜也逐渐上市。雪菜又叫雪里蕻,属于性温,味甘辛的蔬菜。雪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
此外,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膳食纤维,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相对于大家习惯食用的腌制雪菜而言,天寒时节不妨来碗雪菜汤。
喝红薯粥
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此外,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大雪节气喝碗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大雪节气,北方地区已经是银装素裹,而堆雪人、溜冰、滑雪及滚雪球,是人们最喜爱的户外活动。
藏冰
在古代,没有冰箱,没有电扇,人们为了能够在炎炎夏日里享用到冰块,每逢大雪期间,无论是官家还是民间,都会大量储藏冰块。这种藏冰的风俗,历史非常悠久,我国的冰库,在西周时期,就已经颇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