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胡同,探索北京名人故居

  • 2024-07-24 14:21: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在城市的喧嚣中,胡同故居宛如一座宁静的港湾,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文的温度。当我轻轻踏入那曲折幽深的胡同,一种别样的宁静与安详扑面而来。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而那一扇扇紧闭的大门背后,隐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岁月的沧桑。让我们走进胡同,探寻故居里的人和事。

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老舍先生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总计十处,解放前有九处,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为解放后所居之地,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此居住长达 16 年,人生成就最为辉煌。

进了大门,可见一座砖影壁,还有两间小南房,那是看门的工友居住之所。老舍先生搬进来后,在大门里靠着街墙种下了一棵枣树。在砖影壁的后面,老舍先生托人移植了一棵太平花,此花乃故宫御花园中独有的名花。后来,它长成了一大簇,约一人多高,直径两米,满树洁白的花朵,香气馥郁四溢。

砖影壁之后是个自成体系的小外院,有三间灰顶小房。外院有一个街门通向迺兹府大街,不过从未被使用过。外院的空地则成了老舍先生的花圃,曾种有菊花和大丽花,多达百余盆。

里院有北房五间,东、西房各三间,皆为起脊的瓦房,中间是个方方正正的小院。进大门绕过太平花,有一个二门通向里院。迈进二门,又有一个漆成绿色的木影壁。有十字甬道分别通向东、北、西房,甬道之外是土地。老舍先生一生钟爱花草,他托人从西山移植了两棵柿子树,甬道两边各一棵。正因这两棵柿树,后来夫人胡絜青为小院取名“丹柿小院”,并将自己的画室称为“双柿斋”。老舍先生逝世后,日本作家水上勉先生连续创作了三篇悼念文章,均以这两棵柿子为题,分别是《蟋蟀葫芦和柿子》《北京的柿子》《柿子的话》。柿子由此成为这座小院的标志。

北屋正房的三间中,有两间被用作客厅,靠东头的那一间则是夫人的画室兼卧室。东耳房是卫生间,里面装配有抽水马桶和洗澡盆。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老舍先生在这间屋子里生活了 16 年,度过了他的晚年时光。在此期间,他创作了 24 部戏剧剧本和 2 部长篇小说,引起轰动的作品有《龙须沟》《柳树井》《西望长安》《茶馆》《女店员》《全家福》《正红旗下》等。话剧《龙须沟》让他荣膺“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话剧《茶馆》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还曾代表中国话剧首次走出国门,在欧美亚地区享有盛誉。

客厅里的陈设严格依照老舍先生的意愿进行布置,处处彰显着他的情趣、爱好与性格。客厅之中,除了花卉众多,画作更是丰富。墙上大约挂着 10 幅中国画,主要是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林风眠等人的作品,仿佛一个小巧的美术画廊。

当一位充满生活情趣的老人,怀着最大的热情去营造一个心心念念的家时,这个家必然是别具一格的。而老舍先生的家,正因其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而熠熠生辉。它着实可爱,是一个极具韵味的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

纪晓岚故居

阅微草堂(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开放的纪晓岚故居属于清式砖木结构,布局坐北朝南,大致为两进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临街的大门乃是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位于整个住宅的东南角。与大门洞相连接的西侧南房为四间开门的“倒座”。前院里有一架紫藤萝,相传是当年纪晓岚亲手栽种,至今仍枝蔓盘绕、绿叶遮天。后院的正面便是“阅微草堂”,堂内北面正中间设有屏风,上面悬挂着启功先生手书的“阅微草堂旧址”横匾。

纪晓岚故居历经两百余年的风雨洗礼,承载着众多的历史痕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纪晓岚离世后,其后人把这座宅子出售。20 世纪 20 年代,北洋政府议员刘少白曾在此居住,当时被称为“刘公馆”。1930 年,这里成为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点。1931 年,梅兰芳、余叔岩、李石曾、张伯驹等人在此成立了北京国剧学会,其后又成为“富连成”京剧科班的社址。1949 年以后,这里曾是民主建国会和宣武党校的所在地。

2003 年,故居重建完成后对外开放。馆内陈列着《景城纪氏家谱》、《评文心雕龙》、《传世文集》、《阅微草堂笔记》,以及纪晓岚六世孙女纪清漪捐赠的明清瓷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

茅盾故居

北京东城南锣鼓巷地区后圆恩寺胡同中有一处普通的院落,是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茅盾先生的故居,自1974年底搬到此处居住,一直到1981年3月病逝,茅盾先生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人生最后七年的时光。

茅盾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活动在家乡乌镇、上海和北京三地,如今三地都有其生前的工作居住场所被留存了下来。在茅盾去世三年后的1984年,北京的这处“茅盾故居”成为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式作为文学陈列馆向公众开放。展览馆中有这样的介绍:茅盾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声望崇高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与鲁迅、郭沫若一道,为我国的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段评价堪称他为革命和文学奋斗一生的精辟总结。

从后圆恩寺胡同的大门一走进小院内,迎面看到的是一面影壁墙,黑色大理石砌成的条匾上面是邓颖超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鎏金大字。小院是个二进四合院,从前院到后院是通过侧面一条狭窄的过道连接。

前院有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是个标准的四合院。西厢房原是茅盾先生的会客室和藏书室。东厢房为饭厅,其余为家属和服务人员住房。前院南面有个方形的葡萄架,据说先生居住的时候还在架上装了个秋千,他时常陪孙女在这里玩耍。北面有一尊放在青石基座上的先生汉白玉半身雕像。茅盾先生逝世后,有关部门在前院设了第一、第二两个陈列室,陈列的多是先生生前的一些照片和实物用品,包括手稿、出版的作品、往来信件和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还有生前用过的墨盒、茶杯等物品。

后院有北房六间和西厢房两间,北房原是先生的起居室和卧室。室内还是按照先生在世时候的样子进行布置,陈设的皆为他生前所用的旧物品。正门的一间为先生的起居室,北墙为一排书柜,书籍按其生前原样排放。室内东侧临窗有一张写字台,起居室东有门通往卧室。茅盾先生晚年时,因腿脚活动不便,主要活动场所都是在这后院房间内。

后院北房的屋檐下还保留一台老式的“GE”牌冰箱,是先生的夫人孔德沚在1949年定居北京后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后来一直用了二三十年。

今年是茅盾先生逝世43周年,茅盾故居安静地坐落在这里,成为茅盾人生与时代的连接点,迎接着参观人群前来瞻仰这位革命文学家的传奇人生,在他的文学栖息地自由翱翔。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老北京四合院,盛夏时节,绿树浓荫,枝叶婆娑。寂静的庭院里,由外向内依次分布着一株海棠、一株石榴、两株玉兰和两株月季,满地树影斑驳。庭院中央矗立着齐白石先生的全身塑像,他手拄拐杖,站在玉兰树翠绿的枝叶间,神情专注地遥望远方。

据说,这座单体四合院修建于清代中晚期,是内务府一位总管大臣的私人宅院,原来规模宏大,13号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由于施工时盗用了皇宫的建筑材料,建筑规格又严重超标,被同僚参劾。后来,宅院不得不分割出售。于是,这里成为一座独立四合院。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购买了这座院落,作为齐白石先生的住所。但由于齐白石留恋位于西城区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的旧居,在这里居住不久,便又迁回西城。齐白石搬走后,这里改为齐白石纪念馆。

庭院内南、北、东、西各有房屋三间,房屋之间有转角廊相连。门廊与庭院之间的拐角处,一盆石景,两株绿荷,加上旁边的翠竹和灰色的墙壁,构成了一个疏朗有致的艺术空间,与齐白石先生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刚好契合。齐白石画虾、画萝卜白菜、画小鸡觅食,都是简单寻常的生活场景。他那纯正简洁的水墨语言里,既有人间烟火气息,又有文人画的大境界。一幅画的价值并非取决于题材,而是取决于画家的修养。齐白石曾到长江边写生,因美景应接不暇,坐了一天竟未动笔。十年后再画,画面上只剩下一石一鸟,其余都是留白。留白是中国画极高的艺术,不着笔墨,却成就了万千气象。简约到极致,也美到极致。可见,这个角落小景的营造可谓匠心独具。

宽敞的庭院里,散布着几处方桌和环绕方桌的棕色藤椅。也许在当年的盛夏,那是齐白石先生招待客人的地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壶清茶,几许微风,说尽天下兴废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

  • 编辑:王静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