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盘点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盘点

  • 2024-05-20 20:34: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向世界展示着独特的燕赵文化魅力,其未来也必将更加璀璨耀眼。本文着力梳理当前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结合国家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措施,对我省非遗发展加以分析、总结与思考,为进一步阐述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展现形式,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在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提高意识,并且在实际行动中采取创新的工作策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现有基础上,深入分析整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保护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并且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融入更多新的思维和工作方式。

目前,河北省经过系统梳理已公布七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共计925项,子项990项,其中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62项,其中剪纸、皮影戏、太极拳3个项目,10个子项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公布了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76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9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代表性非遗

1.河北梆子

国家级非遗

河北梆子又名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秦腔等,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是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据MaiGoo小编了解,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井陉拉花

国家级非遗

井陉拉花是河北省井陉县传统舞蹈类传统舞蹈,最早源于民间的节日、庙会、典及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井陉拉花不仅承袭了其他舞蹈的特点,更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舞风。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井陉县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2006年5月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河北鼓吹乐

国家级非遗

河北鼓吹乐是流行于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等地的传统音乐,是河北省最有影响的民间器乐曲种之一。河北鼓吹乐一曲多变,器乐组合独特,节奏强烈,曲牌曲目丰富,演奏风格粗犷热烈、欢快活泼,在人民生活中发挥着礼仪、娱乐、民俗、祭祀等多方面重要的社会功能,代表曲目主要有《一枝花》、《太行情》、《小放驴》等。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申报的“河北鼓吹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太极拳

世界非遗 国家级非遗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2006年5月20日,太极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将“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武强木板年画

国家级非遗

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武强木版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2006年5月20日,武强木版年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武强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6.蔚县剪纸

世界非遗 国家级非遗

蔚县剪纸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传统民间艺术,河北省蔚县地方传统ヂ工剪纸技艺。蔚县剪纸作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远古走来,历经代代传承发展,在构图、造型和色彩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蔚县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吴桥杂技

国家级非遗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主要流布于河北省吴桥县域、山东省宁津县和陵县的部分地区。吴桥杂技节目种类丰富,流布地区广,主要有肢体技巧、道具技巧、乔装仿生、驯兽、马术、传统魔术、滑稽7大类486个单项,集中体现了尚武好义、百折不挠的吴桥杂技文化精神,为人们所传颂。2006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耿村民间故事

国家级非遗

耿村民间故事是河北省藁城市传统民间文学,其内容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宗教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耿村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认识、道德教化和娱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2006年5月20日,耿村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衡水内画

国家级非遗

衡水内画是河北省衡水市的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主要分布在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衡水内画引入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是现代中国内画的代表,行业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的一流画师就有十余人,其作品豪爽奔放,富有诗情画意,肖像着色清淡,层次分明,富有质感。2006年5月20日,衡水内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石家庄丝弦

国家级非遗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地方传统戏剧,“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石家庄丝弦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唱腔独特,激越悠扬,慷慨奔放,代表曲目有《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等。2006年5月20日,石家庄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