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期间,东城区55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持续输出多场人气高、年味儿浓的贺岁活动,精彩接“龙”不停歇。
01
新春人气哪最高
望望东城区域内的国家级博物馆
龙年行大运,祥瑞照门庭。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纷纷开展写“福”送“福”活动,在翰墨书香中为大家送上新春的祝福。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里“龙”元素“超标”,吸引大批观众“寻龙”观展。
中国美术馆则聚焦青少年群体,在艺术教育空间布置了近200条形态各异、童趣十足的“吉祥龙”,吸引同学们一起到馆观龙画龙,领略艺术魅力。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展的龙印打卡、手工折纸、趣味灯谜等多个互动项目,让非遗的独特魅力在东城大放光彩。
国家级博物馆里每一个小巧思,都让观众在参与互动中品味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美好寓意,不断探寻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沉浸在团圆喜庆的节日氛围之中。
02
新春年味儿哪最足
瞅瞅东城胡同里的博物馆
东城胡同里的博物馆,老北京民俗活动一个接一个,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聚焦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将“腊月二十八,把面发”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民谣融入戏剧游戏之中,让观众边玩边感受春节民俗文化。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小年庙会里,观众不仅可以看文艺演出、吃地道京味美食,还能玩儿时游戏、买非遗文创。
东四胡同博物馆复刻重现了老北京上元灯会的盛况,将猜灯谜、赏花灯、舞龙舞狮,投壶、套圈、抖空竹等年味儿十足的元宵传统活动搬进博物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老北京胡同孩子的游艺乐趣。
胡同里的博物馆,有传统文化与国潮创意的交织,也有“博物馆+庙会”新场景、新体验,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老北京春节的文化意蕴,为广大游客呈现出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03
新春哪里足够红
看看东城红色展馆
新春佳节期间,东城区域内各红色展馆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春贺岁活动,观众们不仅可以参观展览,了解党的光辉历程,还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项目,感受浓浓年味。
北大红楼在大年初一到初三为到馆观众送上由北大红楼新青年志愿者书写的福字和甲骨文的“福”“龙”,让观众在百年红楼感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通过送福字、制作新春贺卡、研学、猜灯谜等其乐融融的精彩活动,邀请观众到红色旧址“花式”过龙年,传递新春祝福。
中法大学旧址则通过百年守望之“寻龙记”打卡、上新文创印章、开展春节志愿讲解等形式,让红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营造浓浓年味儿。
龙年已至,万象更新。东城区将立足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继续发挥资源优势,联动各级各类基地不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