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灯如昼 处处乐融融

  • 2024-02-25 13:31:00
  • 北京晚报

在钟鼓楼听民乐悠扬、到天坛观赏祭天礼器用灯、去光科技馆感受时空穿越……昨天是元宵佳节,京城处处张灯结彩。在传统古建处、新建场馆内,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元宵节活动纷纷登场,让市民在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中,体验别样的闹元宵。

钟鼓楼 非遗音乐会增添悠远畅想

本报讯(记者李洋)昨晚,鼓楼、什刹海区域人山人海,众多市民出门逛街闹元宵。处于“人海”边缘的钟楼内,“龙瑞中轴 天地人和”主题展览亮相,数字大钟投影艺术装置震撼出场。对面的鼓楼里,元宵非遗音乐会则为这座古建增添了悠远的畅想。

鼓楼门口,大型灯组营造出节日气氛,楼内暖红的灯光,带来浓浓的喜庆。北京民族乐团带来的唢呐表演,收获众多掌声。古琴、长笛与吉他等合奏的《二泉映月》《姑苏行》,中西合璧、意蕴悠长。近百名观众有的席地坐在草垫上,有的坐在高背椅上,跟着节拍轻晃,在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建中,展开穿越时光的音乐之旅。

夜渐深、露更寒。许多观众品尝起鼓楼的特色茶饮品牌“钟鼓饮时”。钟鼓饮时店就开在鼓楼院内一层,已上市饮品16款。其钟鼓时令饮系列饮品,顺应四季,推出二十四节气主题饮品,让人在舌尖品味传统文化。特色甜品“鼓鼓生风”,与鼓楼贴合,整个造型取自老北京的门墩——抱鼓石,别有风味。

天坛 祭天礼器用灯首次集中亮相

本报讯(记者王琪鹏)今年元宵节,天坛公园推出“元宵节,赏灯祈福在天坛”主题活动,首次集中展示天坛礼器用灯,让游客市民在天坛度过一个别样的“元宵灯节”。

在天坛圜丘坛西侧望灯杆处,庙灯、银鎏金羊角灯、银鎏金圆灯等灯具一起亮相,吸引了游客好奇的目光。“在天坛,灯的作用非常重要……”天坛公园文物管理队副队长王恩铭介绍,天坛是明清两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祭天大典时间选在日出前七刻,相当于凌晨四五点钟,当时天色未亮,需要配以各式灯具以照亮祭坛,因此在天坛的众多文物之中,也包含了许多祭天所用的礼器灯具。

活动现场,摆放在望灯杆旁边的一盏一人多高的大灯笼让人啧啧称奇。王恩铭介绍,这是明清皇帝祭天时悬挂在望灯杆上的灯笼,称作“望灯”。皇帝祭天从斋宫出发时,会敲响钟楼的大钟,望灯杆上的灯笼就会点亮。王恩铭介绍,望灯体量较大且容易损坏,不便于日常展出。今年元宵佳节,公园特别对望灯进行了展示,这也是望灯首次在游客面前亮相。

寿明寺 寻缘古趣体验非遗技艺

本报讯(记者张骜)“擒灯虎”雅俗同乐,自成文人意趣;写福字喜迎新岁,一派喜乐祥和……昨天,在西城区鼓楼西大街79号寿明寺内,一场热热闹闹的“上元古趣缘乐会”拉开帷幕。

打灯谜、炒芝麻、学民俗、看表演、迎福字……游客在现场寻踪打卡、线上分享,为老传统发新声。现场还邀请了众多非遗技艺传承人,展示泥人面塑、木版拓印、手工剪纸,并邀请现场来宾体验参与,制作属于自己的纪念品。

非遗“北京彩塑”传承人张忠强携带数十尊泥塑组成的“兔儿爷山”来到现场,引起围观。张忠强表示,在古建院落里的民俗市集特别新颖,能让观众近距离接触非遗产品,让更多年轻人看得见摸得着非遗技艺。

模式口古街 赢条“拉花龙”边走边赏灯

本报讯(记者黄品超)昨晚,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流光溢彩,人流如织,一盏盏灯笼、一串串彩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赏灯。

行走在路上,先是树上的彩灯亮起。过了十几分钟,街边商铺屋檐下的彩灯也开始亮起。渐渐地,约1500米长的街巷上,几乎每一棵树上的彩灯都亮了起来,红黄两色彩灯交相辉映。

一条条灯谜让人回味良久,很多人一手拿着猜灯谜得到的奖励——“拉花龙”,一边赏灯,一边还在讨论没猜出的谜底。大家走走停停,随处可见拍照和拍视频的人,人们几乎走不动。“哇,这边也有灯!还是中间好看!”一位小朋友笑着跑到两棵树中央,回过头对着爸妈兴奋地喊道。

“整条街都亮了,白天来没这景儿。”游客陈先生说,还是晚上来这里逛街更有意境。

光科技馆 户外灯光秀开启宇宙之旅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墙上,点点“星光”洒下;小路上,灯光营造出云雾缭绕的氛围……元宵节,近百名观众共赏“宇宙之旅”户外光影秀。

光科技馆外,5000平方米的场地成为幕布,五彩的灯光是画笔,广袤的“宇宙空间”铺陈展开。“欢迎大家来到宇宙之门,我们所在的宇宙广袤无边,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脚步。”在一位讲解员的引导下,观众踏入光影与水雾打造的“云海”。路旁的墙面上,“星河”浩瀚。

正月十五的圆月悄悄爬上天穹,光影投射出的一轮“满月”也升起来了。观众举起手机,记录美丽的一幕。“正月十五就该赏灯、赏月。”谢先生说。

东坝 火叉开路点亮民俗文化节

本报讯(记者朱松梅)昨天,以“传承民俗,共享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节在东坝万达广场拉开帷幕。除了草编、吹糖人、做毛猴等民间绝活儿,难得一见的火叉、中幡等花会也上演了。

东坝万达广场上人头攒动,舞狮、飞叉、中幡、高跷等民俗表演一一上演,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值得一提的是,火叉时隔多年再次亮相。在老北京传统十三档花会中,走在最前面、担任“开路打先锋”任务的就是飞叉。而在叉上浇油点燃,则是难度更大更绚的火叉。东坝已成功举办过12届民俗文化节,飞叉曾多次上演,但火叉却鲜少亮相。

舞台四周,民间艺人带着作品坐镇手工艺展示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如玉兰花蕾和蝉蜕做成的毛猴、苇子编成的蚂蚱、丝线缠绕的发簪……热热闹闹观看演出的同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糖葫芦、糖画等小吃,以及投壶、捶丸等传统游戏。

  • 编辑: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