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体育馆“变身记”

  • 2018-09-21 14:48:30
  • 北京日报

被球迷视为篮球“圣地”的五棵松体育馆,如今也已成为中国冰球的“地标”之一。本届NHL中国赛与篮球世界杯预选赛仅相隔一天,场馆仅耗时一晚便完成了“变身”。“经过两年实践,转换工作已经非常快速、有序了。”华熙国际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韩丽粉自豪地说,五棵松现在可以在6小时内完成转场,“应该是国内最高效的。”

两年前,为承办2016-2017赛季KHL(大陆冰球联赛)主场比赛,经过改造的五棵松第一次利用预埋管道进行了制冰。该赛季,场馆便在冰球场和篮球场之间频繁转换,期间还穿插举办了演唱会等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

此次场馆的预冷工作于本月7日开始,随后利用6天完成制冰。14日,场馆进行了第一次“变身”——冰转篮。工作人员在冰面上铺设冰被,安装地板。经过一天的整理,参加篮球比赛的队伍16日进入场地进行了训练。

冰被,顾名思义,就是给冰盖一层“被子”。这一块块发泡聚氨酯材质的黑色“地板”,是场地转换的关键。在恒温状态下,冰被可以起到隔温作用,保护冰层不会融化,冰被之上也不会感觉寒冷。“冰被的表面温度大概是八九摄氏度,再盖上地板、地胶、地毯之类,人站在上面完全感觉不到脚下有冰。”韩丽粉说。

此外,冰被还有承重作用。每块冰被能承受400公斤的重量,在其上搭建球场、舞台都没问题。据韩丽粉介绍,五棵松使用的冰被轻便结实,易于运输、拆卸。这种冰被每块长2.4米、宽1.2米,价格约为5000元人民币,可以反复利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冰被。

17日晚,篮球比赛结束后,70余名工作人员又忙碌起来。他们移开场边的桌椅等物品,随后拆卸地胶和地板、移走篮球架。篮球场渐渐“消失”,工作人员又开始安装冰场界墙、亚克力挡板、球门后的挡网,布置计时计分系统等。最后,工作人员掀开冰被,洁白的冰面“重见天日”。经过通宵的紧张工作,五棵松顺利“变身”。

而在昨晚的NHL比赛后,冰面将被重新盖上“被子”,保留下来,供下次冰上活动使用。“制冰需要5至7天,比较费时,所以这块冰会一直保留到冬天结束。”韩丽粉说,在冰被的保护下,冰面甚至可以维持一整年。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